近日,我组在脂质精细结构规模化注释新方法上取得新进展。通过结合优化的液相色谱条件和基于有机物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EIEIO)质谱的脂质结构从头注释方法,显著提升了脂质sn-位置和C═C双键位置注释能力。
脂质精细结构解析是揭示生物系统中脂质功能的关键。目前,基于传统碰撞诱导解离质谱(CID-MS)结合衍生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脂质双键结构鉴定,基于新型电子活化解离技术的EIEIO-MS方法也有报道,但在脂质结构注释范围和效率方面仍然存在挑战。
本研究通过优化的液相色谱条件结合基于EIEIO-MS/MS的脂质精细结构注释工具实现复杂生物样品中脂质的sn-位置和C═C双键位置注释。该从头注释(De novoAnnotation)方法由以下六个模块组成,1)提取质谱信息,2)确定脂质亚类,3)确定脂质总组成,4)定位sn-位置,5)定位C═C位置,6)分配注释级别。在血浆中加入脂质标准品的表征实验显示,脂质sn-位置和C═C位置的注释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2.4%。示范应用表明,在健康个体和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浆混样中,从7种脂质亚类中注释到了1312个sn-位置异构体和1033个C═C位置异构体,显著提升了复杂生物样本中脂质精细结构的注释能力。
相关研究“Structural Annotation Method for Locatingsn- and C═C Positions of Lipid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n Impact Excitation of Ions from Organics (EIEIO) 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组博士研究生陈瑶,通讯作者为胡春秀副研究员和许国旺研究员以及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姜飞。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陈瑶)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4c0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