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组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合作,在肝癌代谢重编程以及预后风险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基于代谢组学数据将肝癌患者分为三个集群,发现了肝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与预后不良风险显著正相关,并在代谢水平上对肝癌预后进行了评估。
肝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高居全国第二位。即使经手术切除治疗,仍可能因发生复发转移或潜在的肝脏疾病而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因此,准确的预后评估对于制定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130对肝癌肿瘤组织和匹配的近端非癌组织样品的代谢特征,揭示了肝癌中存在独特的代谢重编程。进一步进行基于代谢特征的聚类分析,得到了三个肝癌患者集群并具有不同的预后,发现肝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与预后不良风险显著正相关。确定并验证了一组由6种游离脂肪酸组成的组合标志物,可识别预后不良的高风险患者,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69-0.979。该研究阐明了从代谢水平上评估肝癌预后的可行性,有助于完善临床分期系统及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关研究结果以“Metabolic Reprogramming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tudied b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癌症》(Cancers)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组博士研究生方成男。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我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方成男)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4010231